县市动态│独山县“四力”推动医疗管理体制改革
| 招商动态 |2016-12-28
独山县着力从资源配置、医院管理、基础建设、激励机制四个方面入手,深入推动医疗管理体制改革。
一、资源整合强内力。聚焦基层医疗机构人、财、物等资源紧缺问题,推进全县8镇医院、计生站(所)整合工作。在各镇设中心医院,加挂“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站”牌子,实行“一套人马、两块牌子”管理模式。整合后全县卫生医疗机构编制1125个,编制床位573张,平均每千人口床位数0.6张。同时,优化机构设置,结合乡镇行政区划调整、交通规划布局和群众就医需求,对全县卫生医疗机构重新进行规划整合,形成“3个县级医疗中心、8个区域中心医院、1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、122个村级卫生室”办医格局,医疗服务实现县、镇、村三级全覆盖。
二、集团管理聚合力。创新“集团化”办医理念,组建医疗卫生集团,以“强院带弱院”“县城带农村”模式,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城乡共享,凝聚县、镇、村三级合力促进全县医疗卫生事业协同发展。以3所县级医院为龙头,组建3个医疗卫生集团,分别负责管理8所镇中心医院,并将全县医院按南北2个区域划分,各重点打造两个中心医院;乡镇卫生院在“性质不变、编制不变、独立法人不变、供给方式和行政建制不变”的前提下参与县级医院的资源整合利用;县级公立医院按照人事统一、财务后勤统一、资产统一、业务统一和药品统一的“五个统一”原则对乡镇医院实施管理。同时,建立上下联动机制,实行医疗业务和学习“双向制度”,促进卫生系统内部人员上下双向流动;实行“双向转诊”工作制度,“急、重、危”病例由镇中心医院转诊到县级医院诊疗,康复期病人由县级医院转回镇中心医院治疗。
三、基础建设借外力。坚持借力发展,实施医疗卫生招商引资,鼓励社会资本投入,推进多元化办医。搭建医疗投融资平台,以PPP模式与1家企业合作,投入7亿元择址高标准新建2所县级医院,全面改善就医环境。中央和省、州支持给力,先后争取19个卫生项目、1.2亿元资金支持独山卫生事业发展,有效推进“镇级医院标准化、社区医院规范化、村卫生室功能化”建设。
四、争先创优激活力。推进医院提质升级,2所县级医院成功创建“二级甲等”医院,并按照“三级甲等”医院标准加快推进改造升级。实施“三名”创建工程,制定《独山县名院名科名医创建工程实施办法》,自2016年起,每年在全县卫生计生系统开展1次“名院、名科、名医”评选活动,县级财政配套资金,对获评“独山县名院”“独山县名科”“独山县名医”的单位和个人给予5万元至500万元不等的奖励。
供稿:独山县委改革办
微编:钟登奎
